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,过去50年,我国至少生产了200亿立方米粘土砖制品,未来50年大都将转化成建筑固体废弃物。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,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%的水泥和钢材,而只能持续25-30年,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%~40%。
日益增长的建筑垃圾,让已备受生活垃圾困扰的中国城镇难以承受其重。如何破解建筑垃圾的难题,已成为中国环保亟须应对的要务之一。
其实,建筑垃圾中的许多废弃物经分拣、剔除或粉碎后,大多是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的。面对越来越突出的城市建筑垃圾问题,发达国家的很多成功做法可以为我们提供充分的借鉴依据。据相关资料显示,欧盟的平均垃圾资源转化率已达到70%,日本的平均垃圾资源转化率甚至达到了98%。砖、石、混凝土等废料经破碎后,可以代砂,用于砌筑砂浆、抹灰砂浆、打混凝土垫层等,还可以用于制作砌块、铺道砖、花格砖、彩色砖等建材制品。
建筑垃圾处理采用资源转化,不仅有着巨大的环境效益,还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。按到2020年我国新产生建筑垃圾50亿吨估算,这些建筑垃圾如果能够转化为生态建材,创造的价值可达到1万亿元。然而,我国目前从事建筑垃圾再利用的企业只有20多家,全国再生利用率仅为5%左右,相比于一些发达国家还有很多的提升空间。